首页 | 新闻中心 | 历代书法 | 当代书法 | 书法组织 | 培训中心 | 校园书法 | 报刊书籍 | 网上商城 | 在线拍卖 | 书法常识 | 鉴赏收藏
论坛 | 书学理论 | 点击名家 | 老书法家 | 中青书家 | 小书法家 | 硬笔书家 | 书画展厅 | 赛事信息 | 江南扇艺 | 招牌题字 | 工艺雕刻
首页>>首页书家在线>>新闻
大山出了个书法名家
日期:2005-7-16 22:48:02     来源:   编辑: 

 

大山出了个书法名家

 

   

 

当今中国书坛,书法活动此起彼伏,异采纷呈,并造就了一大批书法名家。然而,真正有个性风貌的书法家却为数不多,祝人良就是这为数不多中的一位。他那“雄俊奇险、潇洒飘逸”的独特书风在当今书坛独领风骚,广受世人瞩目。现其书法不仅名噪越中,而且还广传大江南北。随着其作品的广泛传播,尤其是电视专题片《再访祝人良》被美国卫星电视网选中并播出后,其在海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已故著名书法大师方介堪先生早在八十年代初就赞赏他的作品,“雄浑遒劲、气势不风、有大海的风格。”;我市著名老书画家郭子美先生评价他的书法“笔力矫健、玲珑飞动、使转自然、别具风貌。”;我国著名书法家姜东舒先生多次赞赏他的作品写得好,并给他题了“笔精墨妙”四个字;著名美术史论家、中国美院博士生导师王伯敏教授也十分欣赏他的作品,并为他题了“得惊蛇入草意趣,善之哉”,题祝人良书法的题字。充分肯定了他的艺术成就。

然而,这位声名鹤起的书法名家,并不是出生在城里的高材生,却是地地道道的平水山里人,是大山的儿子,是山窝里飞出的一只金凤凰。

     

 

祝人良出身在绍兴南部山区平水镇横路村,父亲祝宝福系诸暨枫桥人,11岁到上海做童工,解放后被政府安排在上海第一百货商店工作,母亲系横路村人。1961年,国家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他父亲响应党的号召,承担国家困难,光荣支授农业回乡务农。他父亲虽不是书香门第,并只读了三年书,但却写了一手好字。逢年过节,婚嫁丧事,乡民们都要请他写个对联、横披之类的。童年的祝人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开始萌生了长大也要写一手好字的念头,他常常这样想,父亲才读了几年书,就写了这么一手好字,如果有条件能多读一些书的话,那很有可能成为一个有名的书法家。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想”有一天晚上,他真的做了一个梦,梦中遇见了一位老者在一座庙宇前的石板上用水写字,他不由自主地前去观赏,并被老者龙飞凤舞的书法给迷住了,久久的不肯离去,老者看他痴迷,就送给他一个“恒”字。走时,又跟他说:“恒必成家”。这个美丽的梦给他的童年生活注入了活力,给他幼小的心灵平添了几许艺术的灵感。

童年是一个天真烂熳的年代,也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年代。每个儿童都有属于自己的幻想.自已的梦。祝人良的梦便是长大要当一名解放军、做一个有名的书法家,他羡慕军人的威武和书法家的潇洒。为了实现长大成为一名书法家的愿望,他把梦中老者的话作为座右铭,天天写写画画,挺有乐趣,久而久之,写字画画成了他的嗜好,不写不划手会发痒。这时,他预感到父亲遗传的天赋正在实现着老者送给他一个“恒”字,因为在快乐中持之以恒是肯定可以做到的,尽管这种快乐之恒是建立在艰辛的苦练之上。“恒必成家”也将是水到渠成之事,因此他对长大当一名书法家充满着信心和希望,也成了他童年时代一个美丽的梦。

 

     

 

光阴似箭,岁月流逝。转眼,美好的童年时代过去了。然而童年之梦常常索绕着这颗少年的心。他是一个聪明、正直又好强的孩子,又具备了那种胸怀广大、刚直不阿的性格。他从不为自己出生在小山村,上不了城里的那种名牌学校而自卑。他说:“一个人出生在什么地方是不能选择的,能不能让名牌学校也应量力而行,而是否能成才的关键是自己的勤奋和努力。”他在山区度过了整整的十八个春秋,小学和初中,他都是在自己的村里读的,老师大都是乡村的民办教师。在常人看来,这里远离城镇,山高路徒,既没有学习书法的氛围,又没有名师指点,就连一本象样的字贴都看不到。在这样的环境下要想在书法上有所成就根本是不可能的事。而他却认为:有条件固然好,能少走弯路,早入门道,快速成才。但有时条件好了也会给人产生一种隋性,不利于人才的成长。 相反,条件差了,自己又有这方面的爱好,就会千方百计地去捕捉周围一些好的字。尽管这些字可能登不了大雅之堂,但也有值得学习的许多优秀之处。取其精华是他学习书法的秘诀。在一种艺术天赋的驱使下,凡见到好的字,他的大脑特别兴奋。有时,见到路边标语上写的一些好字,他会百看不厌,边看边默记,久久的不愿离去,无钱买纸墨,他就用手指蘸清水在桌面上涂划,渐渐地,他的字写得越来越好,越来越漂亮了,每每有进步,每每就有一种快悦。学校和村里开始叫他出黑板报,布置书写宣传专栏和标语,他慢慢的在前后三村出名了。后来,他去当时平水中学(现越崎中学)读高中,视野更开阔了。当时学校的祝兆中老师写了一手漂亮的钢笔字,他非常欣赏和敬佩,但碍于怕羞未敢前去拜访,只是见到他写的字后,如能得到就慢慢的临写,得不到就凭脑子记忆默划。走到街上,凡看到好的字,他会象呆子一样呆看着。他就是这样一位对书法十分痴迷的人。由于他的字写得好,开始班里让他出黑板报,后来学校的黑板报也让他来书写美化,常常受到老师、同学们的夸奖和赞赏。高中毕业后,根据当时国家的政策,应届生需经过二年劳动锻练后才能考大学的规定,他又回到了自己的小山村。在村里,他种田、割稻、砍柴,什么农活都干。由于年青好强,什么重活都要硬撑,母亲劝他别把身体撑坏,他这么也听不进去,因为在当时的农村一个青年人是否优秀就看他的力气。可贵的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在每天劳累之后,他还是忘不了对书法艺术的挚爱。写字画画是他休养身体的乐事。在他房间的桌上、床铺上到处是他写的字、画的画。当时,村里学校的校长看他是一个人才,就让他去学校做代课教师,后来又有人请他为农村的家俱画风景油画,再后来,公社的一位领导见到了他的字画后,把他招聘到公社的电影放映队工作,这时,他的书法经常出现在银幕上,他因此闻名乡里。在革命样板戏影片汇映中,他所在的电影队在几个区巡回放映,他的书法又在几个区内传播,随着知名度的逐渐增大,他立志一定要成为一名书法家。他曾暗暗发誓:“父赐天赋儿当为,不成名家誓不休”。在坚定的信念下,他广收博览,勤奋学苦练,书艺与日俱进。这在文化枯竭的文革后期,对文化事业如此挚着的小青年是很难见到的。

 

     

 

1976年初,刚满18周岁的祝人良,怀着对保卫祖国的满腔热情,毅然投笔从戎,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在部队,他干一行,爱一行,无论是在舰艇部队,还是在领导机关,他的技术是数一数二的,他办理的公文水平也是数一数二的。他还是部队的新闻报道骨干,曾作为军事记者被派往地方的一些报社工作过。他思维敏捷,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各种信息,并从较新的角度去挖掘采写,故有很多报道被评为好新闻,他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还被海军舟山基地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温州日报》在1987年曾以“一个多才多艺的水兵”为题,从“机修高手”、“军营记者”“书法佼佼者”三个角度较全面的报道了这位军营才子。部队的生活是紧张而艰苦的,在新兵训练阶段,每天的作息时间安排得满满的,没有空余时间给他写字,也没有写字的桌子、纸和笔墨。当时每月发6元的津贴只能供一些日常生活补贴,还要省下来寄一点回家,其艰苦是可想而知的。可他没有时间,就利用训练空隙和晚上就寝后,没有纸笔墨就用水、手指、大地、桌面。用手指在空中比划,在晚上睡觉时默记是他在新兵训练阶段最常用、最简单、不花钱的练字方法。作在战舰艇上,他一呆又是四年,每天生活在大海上,风里来,浪里去,忠实地履行着保卫祖国万里海疆的神圣使命。他是轮机兵,无论是航行还是锚泊,他都要坚守在岗位上,休息的时间很少。可贵的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一有空隙就会不由自主地拿起螺丝刀裹上棉纱蘸一点水在甲板上涂写。用他的话说:“不写手会发痒,写了人就舒服。”用螺丝刀裹棉纱写字成了他在军舰出海中就地取材的练字方法,也成了他忘却海上巡逻的劳累和晕船呕吐时难受的一种最好方法。来到海岛,他又把海滩当成宣纸,没有笔,手指、石块、木棒都可当笔。当太阳徐徐从海上升起,兰色的大海无比的美丽,此时此刻,在广阔的沙滩上尽情挥洒,其心情、其快悦是在其他任何场合都无法比拟的,也是他在海岛上领悟到的一种极美妙的练字方法。后来他被调到舰修所工作,应该说,条件有所改善,他是所里的技术能手,又是所里的宣传报道骨干。所里每天看过的报纸,他看到好的文章、书法作品就剪下来,剪后的报纸就练字。故当时舰修所的报纸都是被他剪光的,写光的。然而,光在报纸上练还不过瘾,他因地制宜,干脆到仓库领了一块黑橡皮订在车间墙上,每天早上班、工作间隙和休息时间,他买来毛笔,找来一只碗,放点自来水在橡皮上练字。橡皮上写字的优点是虽然写不出边纸、宣纸的效果,但可任意挥洒,干了再挥。几年下来,他虽没有写完王献之的十八缸清水,但也写了上千碗清水,并练就了大气磅博,雄俊奇险的书法风貌,受到军内外的广泛赞许。

1983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要到东海明珠大陈岛视察。他奉部队首长之命赴大陈岛为驻岛部队布置美化环境,其雄健俊丽的书法震撼了军地领导,地方领导在参观完“军人娱乐中心”的书法布置后当场向部队首长要求,借用这位水兵书法家“为地方美化布置环境,于是他二度大陈岛,为地方美化布置环境。当时大陈岛新建的二座文化设施,“大陈青少年宫”由胡耀邦总书记题写,另一文化设施“大陈小学”就是请他题写的。为纪念垦荒队员上岛时面对大海,向祖国宣誓“要扎根海岛、建设宝岛”的地方要树一块碑,其碑牌的名称和碑文也是请他题写的; 还有大陈中学、小学都是他题写的书法。当时驻在大陈负责建设布置工作的椒江市委副书记张庆雄、副市长江直南经常来看他挥毫,并大加赞赏其书法作品,称他为军中才子。他成了大陈的文化使者,他的名子在海岛流传。《解放军报》、《人民海军》报、《温州日报》等报刊相继刊登了他写书法的照片和消息,他的名字响彻在东海上空,传遍了军内外。后来,他调到政治机关工作,这里虽然公务繁忙,但他还是利用空隙和晚上时间练字,当时《温州日报》上很多栏目的题字都是请他来题的,其中较有名的是五四青年专版标题“青春啊!青春”和同龄人专版标题“众里寻她千百度”等。著名作家叶永烈的好友,来自温州苍南的作家林勇先生在给他的信中说:“虽然我们无缘相识,你又离开温州几年了,但我们不会忘记你这位来自会稽山下的水兵书法家。”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1990年,他告别了大海和军营,告别了首长和战友,转业到绍兴县民政局工作。初来乍到,这位阔别故乡15年,从大山里走出去的书法家知者还为数不多。然而,一九九O年绍兴还只有一条大街,在这条大街中心的一块铜字招牌“绍兴县机电设备公司”需在数位书法家的作品中选取一位,最后,他以精湛的书法被选中,当这块金光闪闪的招牌出现在绍兴市中心时,成千上万的市民路过看到了一个新的名字--祝人良,他雄健豪放的书法风格开始印在了人们的脑海。随后,他的一块块招牌不断出现在绍兴的街头和乡镇,也不断有人向他求取墨宝,《浙江民政》杂志和绍兴当地的一些报刊也相继对他进行了介绍。他的名字开始在古越大地传播,当时绍兴县电视台还专门给他拍了一个专题片

“从水兵到书法家”,播出后影响很大。后来,他调到文联专业从事书法创作和报刊编辑工作,他在完成好《百草园》杂志、《少年文艺报》的编辑任务后,一面潜心研究书法艺术,一面又组织了数次大型的书法活动,受到了书画爱好者的广泛好评。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浪潮开始波及文艺领域,文艺应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成了文艺界领导和艺术家们的思考主题:总要有人去探索这条路,在领导的支持和朋友们的帮助下,他大胆跨出了这一步。1997年初,他在绍兴鲁迅纪念馆旁租房开设了绍兴第一家书法工作室,当时绍兴日报和晚报的记者作为文艺界的一件新鲜事对他相继进行了采访和报道,县文联第二年推广他的经验,专门发红头文件,为在职的每位艺术家命名了书法工作室和美术工作室。靠卖书法开店立足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每月数千元的各种高额费用使书画家们望而生畏。绍兴曾有不少的书法家尝试过,但大都多则一年,少则几个月便闭门歇业了,而他却在鲁迅路上坚持了6年,一直到鲁迅故里改造拆房为止。这6年走得不容易,走得很艰辛。但使他感到欣慰的是,他靠信誉和实力找到了在市场经济中的位置,用事实证明了书法家是可以在市场经济中一展风采的。冲破了纯艺术无法在市场中立足的观念。要说绍兴书法界是如何面对市场的,那么他就是开拓者、成功者,是绍兴书法界走向市场的带头人。

这些年来,他的作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国书法选集》、《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作品选集》、《中韩书法家作品选》、《绍兴当代书画集》等都收有他的作品,他的人名也分别被收入《世界名人录》、《当代书法家大辞典》、《中国专家大辞典》、《越中名人谱》等大型人名辞书。在中国文联首次全国书画等级考核中,他是绍兴近400人中唯一获书法等级九级的人(最高十级)。也是全国第二批通过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ISC2000艺术品价值评审体系认证的人。此外,他还被文化部艺术研究院录入“中国文艺人才库”和中国文联网络管理办公室建立的中国书法家、美术家上网工程。并在经中国文联批准,由文化部有关部门举办的中华民族书画长卷系列活动中,被评为“中国当代行书百杰”。在绍兴数次书画艺术品拍卖会上,他的作品屡屡以较高的价格被拍走,在宁波市首届艺术博览会上,他的作品又居书法类成交之首。由于他的书法风格独特,自成一体,故很快传遍了大江南北和海外,并得到了许多专家、学者的肯定和有识之士的青睐,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地的许多政界要员,企业巨子的喜爱。目前,他的作品不仅为国家领导人、部长、将军收藏,还被政府作为高档礼品赠与外国使领馆官员。许多企业在经营中用他的作品打关系,产生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如绍兴电视电缆厂就是靠他的一张书法,做成了数百万的生意。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我们坚信,这位有着工农商学兵丰富生活阅历,从大山到大海成长起来的书法家,一定会在书法艺术领域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编辑:zgsfw.net]

相关主题:


    
电话:0575-85871084 传真:0575-88646768 电子邮件:zgsfw@126.com 本站网络实名:中国书法网
中国书法网 著作权、版权声明 ICP:浙ICP:05015423号
Copyright 2003-2004 www.ltsf.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